刚小A发来Robbin的这篇《去跨国公司还是去创业公司》,本想回复,然后发现越写越多,干脆,反正最近也没啥主题写,充个数吧。看的出来,Robbin也许也是写的很快,随便拿“跨国公司”和“创业公司”这两个名词出来讲讲道理,后文里基本上“创业公司”不见了,说的都是“小公司”。说起来“跨国公司”和“创业公司”这两种公司形态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所以我也就顺着我的理解说,您就别责问“创业型小公司就不能跨国吗”或者“跨国公司就一定不能是小公司吗”之类的了。

小公司呆过,没创业过,这方面没有多少发言权。可是外企也绝对没那么差,至少不能一概而论。发发email做做report也许可以混好,不过不代表这招儿在所有跨国公司都吃得开,更不要提发发email做做report既不是什么没有技术含量的事也不是没有任何实际功效的事。发个email,收件人和Cc列表加起来是个范围很广大的群体,怎么撰写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语气也要合适,真做到D说的不卑不亢,不引起误会甚至口水战,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更别提很多时候这封email的效果如何根本无从得到反馈,拿自己的Chinglish头脑看自己写的信觉得还不错,但说不定大洋彼岸的人已经摔键盘了,或者一帮人在那儿密谋怎么回个email干掉你,即使你初衷没有什么恶意。做report就更不用提了,无论数据报表还是slides,都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做烂。

事实上我的经历是,很多美国同事干什么都是把好手,技术很强,基础扎实,对新鲜事物有兴趣,但是并不一定有时间深入研究或者干脆没研究过(是不是会有不少国内同行们鄙视这一点?),这个没办法;email清晰有条理,有时会长篇大论一下轰炸别人,有时语气也会比较不和善;report因为公司统一模板,所以漂亮谈不上,但是做图表什么的很认真仔细,做slides也不会跟ppt初哥一样搞的每页都乱七八糟,讲的时候也绝不是照本宣科,信息量不小;最重要的还是工作态度,虽然每天的工作压力很大,也还是会义务帮忙做做bug分析和code review。

为啥放到中国就都认为email发好了report做好了就没啥问题了?做技术的人呆久了技术就废了?这不是老国企么?现在很多国企背景的公司都好一些了。

说白了,在大一点儿的公司干活,人多了,你当然得花比在创业小公司里更多的时间来build up(某boss语)自己,让更多人建立起对你的信任。好多人吧,就像Robbin说的那些脾气大挑剔难伺候的人一样,必须得是别人求着他他才爽,才有干活的劲头。这在创业公司和小公司里当然爽了,本来就没多少人,你说点儿什么老板保不齐就当救命稻草了。大公司里,你跳将出来,想说点儿什么,其他人为什么要买你的账?大前提是他们首先要信任你,然后才有可能考虑你说的话。除非空降(其实空降都不好干),否则还是应该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如果连身边同一个组里的人都很难信任你的话,那情况真是不太乐观了。有了信任和建立信任过程中积累的威望,发出的声音就会逐渐有机会传递得更远,也会慢慢爽起来了。

跨国公司大部分都是规模稍微大一些的公司,一个人混好了的话在里面能发挥的作用和能调动的资源是小公司里的人们没法想象的,没有这种经历的话,可能很多的成功人士们——带或者不带引号的——讲的经历和方法论都是没法体会的,当然,很多人对此也不屑一顾,这当然也没问题,自己去体会的话印象肯定会更深刻,虽然很多时候可能撞墙之后会私下后悔自己当初没听别人说话吧。别人的话当然不能尽信,因为得出那些结论所依赖的那些经历都是他们的,而且,如果我们都那么听话,世界还哪有什么多样性而言?只不过参考还是需要的,毕竟很多时候自己不是第一个到达这个级别这个境界这个情景的人,有前人的经历作为参考,心里也稍微有谱一些。

声明一下吧,我也没有太多的从业经验,算上实习的话呆过3家公司,实习是的经历就从略了,据说是一家原国企分拆出来的公司,开发和市场都是混着坐在一起的,毕业后第一家公司是个本土小公司,倒是勉勉强强也可以算创业公司,呆了1年多,然后进到这家外资企业,至今呆了3年半将近4年。不知道这个企业性质能不能算“跨国公司”,很多时候同事之间开玩笑就说这是一家美国乡镇企业,只不过近两年发展的还可以,在全世界N个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办公室。在之前第一家本土小公司的工作的时候,虽然成长很快,但是很多时候确实有些疲于奔命的感觉——也许因为我不是创业吧,平时工作上对技术接触面很广,最终在项目里应用一些技术解决了问题就是胜利,“深入”研究也做过,但是应用层的居多,很多基础性质的东西还是后来跳槽到目前这家公司以后才有机会(时间,还有心情)慢慢提高。

之所以敢冒被拍的风险在只有个位数工作年限的时候写这些出来,也是因为当初某A离开的时候,我也综合了一下另外一些在500强工作过几年的牛人朋友们的说法做了些猜测和决定,后来发现这些猜测和决定还算准确,不完全是撞大运。至于我在目前的这个公司,不爽的情况嘛,当然也会有,尽量整理整理和直接上司沟通就是了,不能等到影响了工作情绪才行动,否则以前的积累也会因为情绪化的工作表现分崩离析的。比如前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因素,干活比较情绪化,和头儿一说,其实种种因素也都不算个事儿,当个P一样放了就是了,有些也是因为时机未到,自己提前就开始郁闷实在是没有必要。

至于什么办公室政治,我一直认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就像传说中的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就今天,吃午饭的时候还听两个前辈同事津津有味地谈论以前他们经历过的内斗。即使少到两个人,想合作做一个事情都会存在政治,关系再铁也一样,就更别提一个公司里了。小公司里只不过因为办公室政治可以引发的问题一般都没有环境和条件暴露出来而已,并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