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完成了一个已经拖延了很久的任务:把我无人问津的blog从WordPress换到Hugo。 一直不想换的原因就是换到Hugo的话blog就几乎变成只读的了。首先评论没了:考虑到这么多年我可怜的VPS的CPU主要都浪费在抵挡各种spam 上了,可能也并不算是个坏事?Hugo的很多模板都可以集成Disqus,但是前几年还可以,现在D家的脚本已经因为隐私问题被很多浏览器以及插件默认拦截了;用Utterances则需要GitHub账号;别的评论系统那就要交钱…其次就是Pingback也同时失效了。虽然现在可能没谁再写blog了,可总觉得Pingback都没有了就可以告别blog时代了。 ——这样一个form决定function的问题大概可以概括我这多半辈子钻的各种牛角尖。 现在Linode的VPS越来越闲置,时间久了也是一笔开销。因为折腾homelab时用上了CloudFlare tunnel的问题转了转CF pages,发现这么好的东西比GitHub Pages都好用,而且免费。既然因为要用tunnel的问题把域名都转给CF打理了,不用白不用吧。 好多年前就听说Hugo了,go写的工具的运行速度一向是让人比较舒爽的;虽然一般go程序员也懒得折腾什么模板语言,不出意外的话一概直接用go的,习惯了以后也不比Thymeleaf之类的更难用。最费时的还是在于各种模板。越俎代庖的模板功能强大但是很多流程要看模板的脸色,围绕Hugo自身组织功能的又一般会缺少一些有用的功能。另外就是最近一年在用Roam Research 所以对Tex/$\KaTeX$逐渐有了一点心得和依赖,很多功能很全、默认设置合理的模板没有$\KaTeX$支持,想想有点儿x疼,于是就选了这个模板 。
(pic: https://twitter.com/tualatrix/status/1477174331415285761 ) 之前我时间线上给“草台班子论”站台站得最起劲儿的就是delphij大神,应该说即使不是他发明的这个理论,他也算KOL之一吧。 确实,哪里都是草台班子,上到联合国,下到小卖部,只要做好期望管理,家门口的小卖部搞不好比通过了六西格玛认证的某某机构还能给予我们惊喜。 就像所有事物一样,草台也是有程度的。“草台班子论”容易让人陷入一种天下皆草台的悲观情绪里,不管打交道的人和事物怎么样,一旦不如意立刻想“啊又是一个草台班子”,然后陷入一种被动状态。 最近看众议院提议禁止洋抖音法案的一些评论,感觉颇有一种“天下苦草台久已”的情绪,Facebook、Twitter/X、Instagram一下子都不行了,而且很多人言外之意还是“我知道洋抖音很烂但是别的也很烂”。这尤其让我和其他一些中国人感觉很滑稽,好像这些人闻了一些臭味以后就丧失了对“臭”的认知,觉得天下事物就只有“臭”和“香”的区别,而臭到什么程度就无所谓了,反正都很臭。Twitter/X上那么多中国人冒着各种风险发的帖和发起的活动,这么看来真是滑稽得让人想掉眼泪,以为自己勇敢地向世人揭露了屎是多臭的一种东西,结果发现别人端着一碗臭豆腐说“屎算什么”。 对这些人只有一句话可以说:You Have No Idea / 你对屎一无所知。
Java圈“网红”之一的Gunnar Morling(Twitter ,Blog )在新年假期期间搞了一个“One Billion Rows Challenge”(Twitter话题:#1BRC )的活动,规则是编写一个程序读取10亿条CSV格式数据,根据每行第一列作为”主键“的字串计算相同”主键“下的所有浮点数数据的最小、最大和平均值,限Java,但编译器和运行时不限。具体规则位于这个挑战的代码库:https://github.com/gunnarmorling/1brc/ 作为一个大概已经可以算“老而不死”的语言,憎恨Java的人估计能填满马里亚纳海沟。所以这边厢Java圈玩的很高兴,那边厢也有很多其他语言来做一样的挑战,甚至还有直接用duckdb的。这期间各个语言和平台都是各玩各的,从来没人捅破那层纸说“还是我们xxx最快”,虽然我估计私下或者内心戏是这行的人也不在少数,人之常情。 结果今天就碰见有人这么干了。以免触霉头就不引用他的blog了,发个Twitter就得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吃中餐馆,刷微信群,住大城市,买大豪斯,念STEM,卷常春藤。张嘴零元够,闭嘴中产惨。笑谈外国人都不会算数,盛赞中国人数理化过硬。 真的,不止一次见到这些city boys & girls了,换个灯泡都算挑战,拧个螺丝能发ifixit,小到HOA开会大到大选投票都不关心,心里全都是怎么怎么建设美国的战略方针。其实也就是想把美国改成自己习惯的样子——回国不好吗?不,那是万万不行,要的就是这骑在墙上的高度,海外发“人傻・钱多”的财,回国当外宾,给中国介绍美国经验是不敢的,骂美国不如中国是跟微博上同步的。 我没说不可以啊,就是出来散德性的话别碰见我。
最近因为众所周知的以色列—哈马斯冲突,我越发感到一种脱节的愿望。这节骨眼上完全无法跟任何人沟通:支持以色列约等于反穆斯林;但凡表现出对冲突中受伤害的巴勒斯坦人的关心,就是反犹和支持恐怖主义。 普通老百姓来来回回的就是被人当枪使、当炮灰,好不容易自己国家没掺合也就没自己的事儿了吧,还要凑一起吵个不可开交。 今天看到一位提到伊朗底层人民在霍梅尼以前“苦不堪言”,我倒不是想为西方说什么,只是觉得其实同时期西方普通人民也没好到哪儿去啊——他们也许看上去比伊朗普通百姓过得更好,但事实是处在领先位置的人只可能会追求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比下有余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一个欧美人如果生活不顺心,他们是不会想“没事,我比伊朗人强多了”的,这只是开了上帝视角的人几十年后的嚼舌根。现在这些让人觉得西方普通老百姓矫情的福利也好法律也罢,不都是近几十年才有的?即使是今天,去问西方社会普通人民,还是一样会遇到说生活不如意的人,而且很可能还真不是人家矫情。区别无非就是人家实现了不同的制度,而另外的人或多或少还在封建王权的背景里没有走出来,所以前者有渠道为自己争取,后者只能寄希望于明主或者暴力革命、王朝更迭的循环。 另外跑题就是拿了马老板X上的粉红的这位,我以前还是很爱看的,现在也变成时事公众号了,没别的,可以分钱了呗。人家在西方国家实现了财务自由的闲暇跑回国洽谈业务,看到国内的情形不甚欣喜,那套说辞就好像18、19世纪的欧洲人参观了美国南方的种植园,回去以后跟欧洲人说“嘿奴隶制不错啊要不然我们也搞一下?”
这几天看X (formerly Twitter)真是给我看笑了,丧事都丧到这个地步了,还能看到有人操办着想让大家高兴高兴。有这样的人民,我党领导们睡着了都能笑出声的,或者至少不至于因为屁民们伤神吧。 一直以来大家对国内各种奇闻逸事所喜闻乐见的比喻就是吃饭vs吃屎,表面上好像所有人都赞成,但是我发现这个事情也是分情况的,条件之一就是是否是自己的专业:每当讨论的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的事件的时候,“吃屎”自然是很恶心的,而当老天垂怜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竟然是自己的专长时,就开始分析这坨屎的成因、历史、纹理乃至营养成分和烹饪方法。 刚看完外卖送货的外包公司的群聊里,不知道处于几线的调配员工替老板操心成本,就看到医疗行业相关的人替DRG、DIP执行问题辩护。锦上添花的是这辩护后另一位公民同志把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上升到了中国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智力”的程度。真是思想配苦难了,难为您们天天忍受着恶臭还能这么坚强对着一坨屎发挥了这么多智力——这要是念力,估计这坨屎已经镀上金镶上钻了。 众所周知的美国这医疗体系没有保险寸步难行,恶心吗?比国内医疗也强得多。国内一切行业都乐于制造属于自己行业的糊涂账,作为从业人员在那里抽丝剥茧还不以为耻,是想开专栏还是做视频收费呢? 不配图了,实在找不到没有版权问题的太监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lSZlDJAC0 最近断断续续地在看这个频道,最近新加了很多Appalachia的风土人情。这个地区可能可以算最“美国”的地区之一了——我不是说湾区之类的地方就不“美国”,而是说湾区这样的地方是美国的当代,Appalachia可以说是美国的过去,而且就像永远地定格在过去一样。一直想去Appalachia,但是可能只会自己去,不太敢带上家里人。东部值得去的地方真是太多了,唯一的担忧就是种族歧视,所以最好还是自己去吧。 一直觉得我骨子里是个红脖。
本来等系统更新来着的。 最近怀疑因为卸载了最后一个Twitter客户端然后被Twitter——哦不对,得说X了——“折叠”了。虽然一直都是小透明,但是最近可真是太透明了,堪比以太和暗物质了…下午回复了某MD的一个我感觉不太着调的回复,想着来看看有没有被“折叠”,结果顺着这个MD的账号看了很久。 这个MD是典型的反疫苗的那种人。我倒不是觉得他们知识或者智力有问题,毕竟人家是专业人士,而是我觉得这些人往大说可以说是“三观”有问题。在我看来打疫苗是对风险的平衡,在他们眼里变成了必须100%无风险,这就相当于做我们这行的追求什么“0 bug”——听起来十分伟光正,让人心驰神往,但是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或者说成本高到脑子有病。然而这种理想主义者一样的主张说出来是很容易圈粉的,就好像当初欧美人觉得苏联无比美好一样。 结束这一个小时的故事来自一个GA州妈妈的GoFundMe。她自称有生物化学的学位,自己也打完了3针COVID19疫苗,完全不是反疫苗人士,但是她的孩子打了第二针辉瑞以后不幸引发了疫苗后心肌炎。这种反应也算是CDC承认的副作用之一了,感觉她虽然专业素养方面可以接受,但是感情和经济上就不能承受了,所以在事发快2年后只好无奈选择了GoFundMe。 可这事儿是被一个反疫苗的MD转发的,所以GoFundMe里面的留言也几乎全是一边倒反疫苗的。这位妈妈2年前就在为自己的立场辩解,反复强调自己不是反疫苗阵营的,然而看后续她的推文,应该也是被支持疫苗的人骚扰得够呛。 就好像我前几天说三藩居民的问题一样,现在这世道可能是真的导致大家的对立情绪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每天人们都要进行各种“圣战”,不想那么极端的话就要做好被两边同时殴打的心理准备。 还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好。
喜欢一个小城市可能源自一系列美好的回忆,毁掉这些只需要数量上几分之一的糟糕体验。 当初老婆还挺着个大肚子的时候,我带着她和闺女第一次去了半月湾,尝试了Cantina @ San Benito House的taco和chowder,并且成功地让她们俩喜欢上了这两种食物。从那以后去海滩的时间里大概有八成是去半月湾。上周末临时决定去北加的Stinson beach,结果发现传说中大伙冒着违章停车被贴条的风险都要去的海滩还真是名不虚传,沙滩的沙子细腻得像磨出来的一样,虽然其实更容易沾得到处都是,但踩起来着实舒服。相比之下半月湾的沙滩就是一张巨幅砂纸。 只是这个问题明显没能劝退我家继续去半月湾,以至于决定今天还要去一趟,结果没成想受了一肚子气。 我们一般去Francis beach,不为别的,只为去San Benito House更方便。今天因为我的问题导致中午才赶到目的地,停车场没有车位了,入口收费站的老太太面无表情地和我说没位置了,要我们调头回去。我问了问可不可以等一会儿,因为以前又不是没等过。老太太回答说,不能,可以去Venice beach然后走回来。我一看好吧,走吧。在附近找了半天路边的车位,无果,只有周围居民自己开的停车场还有地方,但是要$20,比起沙滩的停车场直接贵一倍出去。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加上小孩坐了半天车已经都要跳窗跑去海滩了,于是一咬牙,停吧,好歹比其他地方离海滩还是近一些。
https://twitter.com/mtrainier2020/status/1682489045790904320 几年前的圣诞节假期时带家人去西雅图旅游了几天。我是一直挺喜欢这个城市的,说不出原因。 但是这推略微有些粉饰。地震不算罕见,大的可能少,小的不少,拿前西雅图同事的话说,都住在环太平洋火圈,哪可能没地震——这就提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火山。反正跟地震一样,没来的时候因噎废食也没什么意义,碰上的话就看造化吧。 另外冬季除了阴雨连绵,赶上暴雪也够喝一壶。我家上次比较走运,刚坐飞机回来就看到新闻说华州下大雪,微软和亚麻员工全居家工作了。那时还是COVID-19以前,居家工作没那么流行的时候。 除此以外真是不错的地方,冬天体验都还不错,夏天据说更好,而且纬度高日照时间更长,西雅图城区各种活动,郊区各种远足和短途游。 也就想想。我是没问题,住地下室都不会抑郁,我老婆这种几天看不到阳光就不高兴的人可能真住不了。